〖转〗学钢琴的尴尬
这帖子是转来的,但很有同感! 尴尬一 “你几级啊?” .考级思想已经深深地在几乎每个人心中烙下了印记,以至于自认为有知识的人们喜欢通过级数来判断一个人弹琴的程度。说实话,我很讨厌别人这么问我,我也经常很不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我看来,说这具有侮辱性,可能严重了一点,但总归会有一种被要误解的感觉。其实一个人的水平并不能用考级的级别来衡量,因为现在有好多人“高级别低能力”,许多和我一起学琴的人一年就只为考级准备那么3、4首曲子,而且只要不是不堪入耳,貌似大家都能通过。考级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目标,然后是炫耀自己的一个资本。况且,所谓的10级以上还有很多很多发展余地,根本就是无止境的。
不过,一方面我讨厌自己被一个级别固定了自己的能力或者直接被人认为是那种为了考级而考级的人,从世俗的角度看,我的确应该庆幸我考了级,尽管那几年的夏天都在为考级忙碌着,因为级别毕竟还是那些光靠耳朵听不出你弹琴的水平的人的一个依据。
尴尬二 弹得响、弹得快就是好?
最经常在boarding school听到的那几支曲子也就无非是克莱德曼那几首,大概叫什么《秋日私语》《水边的阿蒂丽娜》,还有《卡侬》,最近多了一首《secret》,我天天借琴房,几乎天天能听到隔壁至少一人在弹以上的一支,要不然这些旋律就是出现在canteen或者function room的。听的次数多了,我基本上可以在钢琴上“无谱自摸”地一模一样了。不过我很讨厌弹那些,说实话我每次听到都很难受。我经常碰到人家问我:“你会弹**吗?很好听哦!”我说我不会,然后就看到别人鄙视的眼神。
不是说流行的就是庸俗的,这些曲子能流行一定是很好听的。只是基本上所有人弹起来,都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丧心病狂”。就拿《水边的阿蒂丽娜》来说吧,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幼儿园的时候,一个姓汪的老师弹的,她让我们想象我们和她在水边抛球的情景,我想着想着,听着听着,就哭了,因为太美了,那时候我大概5岁。可是后来我听到的别人的版本,为什么都那么金属、那么着急、那么——丧心病狂呢?!我每次听到都会很心痛。
这大概源于大家的一个心理——弹得响、弹得快就是好。因为很多人弹琴就是为了取悦别人,一般人看到别人手指跑得飞快就崇拜得不得了,而完全听不出别的东西,或者对音量音色的掌握来判断你的水平。
尴尬三 肢体语言的滥用
很多人觉得那些手弹起来一抬一抬的人很“优雅”,或者很有感情。其实好多人都是刻意的,超级做作。肢体语言是被音乐感情带动的,而不是刻意加上去为自己的演奏“加分”的。这样妄图欺骗听众的动作明明很吓人,却还有人争相效仿,甚是可悲。为什么大家不仔细听听人家弹的是什么,而只用眼睛看呢?
尴尬四 谱面复杂的曲子会比较难
音乐不仅仅只有技巧那么简单啊,为什么大家看到音符又多又密的谱子就啧啧称赞呢?肖邦很多乐曲小琴童和钢琴大师都可以弹,因为谱面并不难啊,但是他们弹出来的很有可能完全是两样东西,就是因为曲子内容和表情的复杂,加上个人风格和阅历的影响,etc。而就算世界上最长、休止符最少的练习曲弹到最快还是没有什么内容阿,只不过是炫耀手指的灵活度罢了,那种曲子早就不需要人弹了,因为机器弹得比人弹得精确好多好多。
尴尬和误解还在继续中,欢迎大家弥补—— 现在的孩子学钢琴完全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我弹琴只是为了以后,而不是为了艺术享受.........
非常赞同!
我也是学琴的,我同样在周围的同学中碰到象苦丁茶所说的这种情况,因为不懂音乐,艺术,不会欣赏的人太多了,不必和他们呢一般见识,作好自己的事.永远的刚丝~哈哈 咳,你说误区也好,功利也好,不是也有很多人为了通过高考,为了更容易过线而念美术么~~~ 学乐器为了会弹老师的歌,这是唯一目的 说的好哈 现在的人啊,早已不是把音乐当成是一种爱好,自己喜欢做的事,而更多的是看成是多一门技能,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音乐难道真的失去了它原本单纯的意义吗?
为什么不可以只是因为爱,而去学呢! 饿
我学小提琴的
不过和这个遭遇也差不多~诶
学个啥咋就那么难类 我也打算遲些學琴
這也是因為我想彈老師的歌
但學了又不去考级又覺得很浪費
唉~理想跟現實始終有差距 以前我也很向往钢琴,现在宁愿学吉他了,学好了就弹刚的歌 我是学古筝的
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