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3-15 12: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楼 椽亦格 的帖子
哈哈,王陽明這邊影響力很大...
陽明大學...陽明高中..陽明山...
我有個兒子還是獨陽明高中的...
[tsj9] [tsj9]
王守仁(王陽明)字伯安,浙江餘姚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八年(西元一四七二年)九月三十日,卒於嘉靖七年(西元一五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享年五十有七。以其曾結廬於會稽山陽明洞側,學者遂尊稱陽明先生。
陽明天生聰慧,自幼豪邁不羈,喜任俠,善騎射,慨然有經營四方之志,一生經多次艱苦的磨練,始能在學問事功方面有偉大的成就。故其門人錢德洪說:「先生之學,得之患難幽獨中。」(年譜卷二陽明先生年譜序)至其思想的要義,則為「知行合一」、「靜坐澄心」、「存天理去人欲」及「致良知」等,自身構成了一貫的體系。王守仁(陽明)思想之大要
王守仁的思想是繼朱熹和陸九淵之後,另一個最有創造力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上承陸九淵,遙契孔孟,深得簡易之教之旨,故在明代天下滔滔皆為僵化的程朱理學的時代來說,可以說是一種反動,也可以說是一種革命。
王陽明的思想可以說主要是繼承了南宋陸九淵的心即理的思想,而以知行合一,及致良知為主要的思想內容。現在試簡述王學思想中的這三個基本概念。心即理
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心即理說,認為充塞在宇宙之間的,只是一個理,或是一個靈明,用別的話說,理就是原則,原理,或是至善。理又是人的心,離開了我心,離開了靈明,就沒有天地之存在。換言之,客觀事物的存在,都是人的主觀的知覺作用的結果。沒有被心知覺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因此,天理是不外於人心的。
舉例而言,陽明年青時曾在庭前格竹子,以求竹子之理,結果不得其理而病倒。從反面論證了理不在外物而在本心。如果理是外在於人心的,而存在於外物,那麼孝順父母,是在人的心中,還是父母的身上?如果父母不在,那應便不要孝道嗎?答案顯然是孝親之理是在心中的。
心即理之說是陽明思想之本體和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他發明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之說。
致良知
這種天理在人心的發露,就是良知。良知是套用孟子之說,是「不待學而有,不待慮而得」,正如見孺子將入於井,而產生的惻隱之心,是無須經驗學習,而是純乎天賦予人心的。陽明為良知,是人生來就有的一種知善知惡的天賦本性,他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可見,陽明認為孝悌惻隱的知,莫非出自人心之當然,絲毫沒有勉強的。
相反,我們怎樣去看人世中種種可見的惡呢?普通人和聖人之間又有何分別呢?
陽明依然肯定人心中良知的存在,他打了一個比喻,人心好比一面鏡子,本來是明亮光透的,但因受後天的熏染而蒙上塵垢。人只要向內反省,把這些塵垢(私欲)拭去,便能回復明亮(即良知呈現)。故陽明認為為學之道,主要是向內反省,時時體察這個人心中之理。這種除去私欲,恢復本然,擴充到底,都說明了致良知是一種工夫,一種實踐。
知行合一
朱子主張先知後行的,認為要先去認知事物之理,而能有正確的行為。而一般人也覺得知是一回事,行又是另外一回事。但王陽明反對這種把知和行分開而論的思想。
王陽明舉<大學>為例:「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他說當人聞到臭味時,心中同時便已有有厭惡的感覺,前者屬知,後者屬行,二者是同時發生的,而不是聞到臭,然後才加以分辨,再生出厭惡之心。
相反,世上有人認為自己是知道了,但不能實行出來。王陽明不同意這個說法。他加上補充,認為知而不行,而因為不能真正的知,如能真正的知,就必然能夠行。如孝道,如人真的知道要孝,便必然行孝了,相反,即是熟讀<孝經>,然而未真知道孝,也是不能行孝的。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學之發展及影響:
1.提倡自由平等之精神:陽明教人,不重視書本的聞見之知,他只要人直接認取良知,照良知的指示去做,即使愚夫愚婦也有成為聖賢的可能,他這種平等的精神,鼓舞了平民上進的意志,因此他的學說很受到大眾的觀迎。
2.把已廟堂化的儒家哲學轉為入世普及的人生哲學:程朱理學因為受到官方的支持,成為官學和廟堂之學,神聖不可侵犯,而變得僵化,與普羅大眾的生活脫節。至陽明,他的良知之教,不假經書文字,直入人心,是陸九淵簡易之教的進一步發展。他的弟子眾多,到處成立書院,以宣揚師說。書院之外,又有講會,聽眾很多,而且深入社會的低下階層,如樵夫陶匠農工商賈,都可以聽講,成功地把儒家思想作為指導人倫日用的主要內涵激活了,並充分發揮了儒家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
3.空疏之弊。陽明之說,如致良知,知行合一之教,本有勉人從書本知識中解脫出來,而勉人努力實踐,在事上磨練,經世致用。而陽明不朽的功業,正可以證明他的思想是積極淑世的。但其簡易之教,卻不免使人不重視事物知識的研究,易啟空疏之弊。良知之說又沒有客觀的準據,於是聰明的人往往空談心性,而輕視踐履,所謂「現成良知」,結果是適得其反,社會上出現一班猖狂的人,以心性為假借,拿良知為護身符,來掩飾其敗德之行,故晚明之世,當王學末流風靡全國時,也是國家道德淪亡之日。明末清初大儒顧炎武批評王學末流是「清談孔孟」
4.學術之不振。明朝後期,王學風行,空疏浮陋,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是當時學界之通病。當時的士子只以四書五經作為獵取功名的敲門磚,而不知讀書為何物。通觀整個明代,都沒有產生博學淹通的學者,也沒有堅實的著作留給後世,其學術之成功,遠遜宋朝和清朝。
,「以明心見情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可謂是一針見血之論。5.王學之派別。有關王學之派別,歷代說法眾多,有從地域上區分的,有從學說而分的。 |
|